发布日期:2023/3/2 10:36:34 访问次数:264
不得不说,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读书的机会。这似乎是好事,可人们读书的功利性却太强,少了诸多情怀和气魄,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般 凌云壮志似乎已经远去。
为何读书?
读书是为了“宁可湿衣,绝不乱步”,
我们气质里藏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读书是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
为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古人为何读书?
为“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为“我以我血荐辕轩”,不惜付出生命,
为奉上熹微光芒,汇聚成阳,
为“不教胡马度阴山”,完成心中使命。
所谓“穷书生”?
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既然不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不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如坚守住“人穷志坚”
虽无百斗良米解天下之饥,
也无千金钱财济世间之穷,
更无万间广厦庇黎元之寒,
但可“以书记济世,仁施海内外”,
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绵薄贡献。
呼吁
我们生逢其时,赶上了祖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开启。
说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古往今来,我们的身边曾出现过无数在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榜样人物,他们努力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并在学成之后,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呕心沥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们应该学习先辈们的精神,越是在艰难困苦的时期,越要自强不息、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该电影主要讲述的是钱学森青年赴美、励志求学、涉险回国、建功立业等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曲折人生。
该片通过科学家黄大年不忘初心、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讴歌了以黄大年同志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赤诚爱国的情怀和忘我奋斗的科研精神。
该片是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讲述了邓稼先为实现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爆破而无私奉献一生的事迹。
该片根据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为解决人类温饱问题,执着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坎坷历程。
影片以黄文秀为人物原型,讲述了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故事。
观看方式
1.登录图书馆网站。
2.在图书馆网站点击数字资源,找到“雅乐经典视频数据库”
3.搜索片名或关键词,进行观看。
上一信息:“拥抱绿色 环保地球”丨河北外国语学院图书馆植树节观影片单
下一信息:图书馆开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