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馆内动态 > 新闻动态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发布日期:2023/3/10 10:44:39 访问次数:239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今年是我国的第45个植树节,保护树木从古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存在着非凡的意义,而植树节的建立,为组织群众积极参加植树造林,创造了时间条件。下面来看看中国植树节的由来简介。

每年的312日是植树节,其实这跟一位历史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就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曾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而植树造林正好体现了民生主义思想。孙中山先生是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绿化环境重要性的先驱,并且用自身行动来倡导植树造林,保护生态。

  从青年时代开始,孙中山就在《上李鸿章书》中提到“中国欲强大,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可见孙先生的超前意识,而且在民国四年(1915),在孙先生的提议下,把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从此中国诞生了一个新节日——植树节。

  在孙中山逝世的三年后,也就是1928年,当时的政府规定将植树节改为312日,因为312日正好是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期,这也是对孙先生的一种纪念。到了19792月,我国正式将每年的3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不仅仅处于保护环境的目的,从中更体现了孙先生关心人民的生活,因为孙先生把“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土地与资本两大问题,而且也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

因此孙中山先生植树的思想恰好是对民生主义的完美践行,如今我们把植树节与纪念先人结合在一起,使植树节变的更加重要,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化价值。

声明:本文为公益推广文章,如涉及观点、图片、字体等版权请留言告知,小编将加注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