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5/7 9:18:52 访问次数:9
五四青年节作为传承爱国主义与奋斗精神的重要载体,始终铭记着那些以青春热血铸就民族脊梁的青年英雄。他们的生命虽短暂,却以不朽的精神力量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永恒的丰碑。
烈火中的纪律信仰:邱少云
1952年抗美援朝战场上,邱少云在潜伏任务中遭遇燃烧弹袭击,为保护战友和战斗全局,他忍受烈火灼烧直至牺牲,身体紧贴地面未移动分毫。这种超越生理极限的纪律意识,诠释了集体利益高于生命的信仰。这位26岁的战士以沉默的牺牲为战友开辟胜利之路,直至化作焦土仍紧握枪杆。
血肉铸就胜利之路:黄继光与董存瑞
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以胸膛堵住敌人机枪眼,为部队开辟冲锋通道的壮举。21岁的他跃向枪眼的瞬间,用血肉之躯书写了“不立功不下战场”的诺言。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的19岁身影,面对桥型碉堡的机枪封锁,他高喊“为了新中国”拉响导火索,用粉身碎骨为战友铺就冲锋之路。
平凡岗位的非凡坚守:张思德
张思德的名字因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而永载史册。29岁的他在烧炭窑坍塌时,用最后的力量将战友推出险境,自己却被掩埋于黄土之下。从长征途中试毒救战友,到甘做“革命的螺丝钉”,他用搪瓷碗盛满无私,用炭火点亮信仰。这种超越个体生死的奉献精神,至今仍在基层工作者的汗水中延续。
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永远年轻,因为其精神内核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激励着每代青年以不同方式书写爱国篇章。他们永远年轻!
影片推荐
新时代党政视频资源库
《永远的英雄 邱少云》
1952年10月11日晚,邱少云和战友们潜伏到了距离前沿阵地仅60米的草丛中,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为了不暴露目标,被大火包围的邱少云一动不动,烈火吞噬了年轻的生命,而他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了民族的记忆中。
《永远的英雄 黄继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了。黄继光负责爆破任务,他投掷了一枚手雷但是未能完成任务。最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地堡枪眼,使得后续部队能够攻下597.9高地。
《永远的英雄 董存瑞》
董存瑞,原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1945年,16岁的董存瑞参加了攻打沙城的战斗。经过实战的洗礼后,他被批准参军。入伍后,他苦练杀敌本领,很快熟练掌握了投弹、射击、刺杀、土工作业四大技术。此后三年时间里,他先后参加了大小战斗百余次,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获“勇敢奖章”三枚,并光荣入党。
《永远的英雄 张思德》
提起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很多人并不陌生,这场演讲不仅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让我们记住了一个普通战士的名字——张思德。
观看方式
1.登录图书馆网站,点击数字资源。
2.在数字资源版块,找到多媒体。
3.通过多媒体,点击“新时代党政视频资源库”。
4.搜索片名或关键词,进行观看。